close
諸葛亮(西元一八一~二三四年),字孔明,在魏、吳、蜀漢爭霸的三國時代,任蜀漢軍師,表現驚人。年僅27歲,就被劉備以「三顧茅廬」之禮,請去當他的最高戰略顧問,諸葛亮向劉備提出「三分天下」之計,並且終生為這個目標而努力不懈。西元二二一年,蜀漢建國,他就當了丞相,劉備死後,其盡心輔佐劉禪,充實國力。西元二二七年,呈出師表,從事北伐。六出祁山,宿願未成,於西元二三四年,和魏軍對峙中,死於五丈原。敵將司馬仲達,在蜀軍撤退後,巡視蜀軍的陣營,曾經讚歎孔明實為一個軍事奇才。

唐代大詩人杜甫寫詩稱道說:「諸葛大名垂宇宙。」這句詩說的是諸葛亮一生的努力作為和崇高的精神品格,對後世產生了深廣的影響,千百年來受到了人們的景仰和尊崇。清初的果親王就是摘取杜甫的這句詩,以遒勁的筆力題寫下匾額「名垂宇宙」,至今還高懸於成都武侯祠諸葛亮殿前正中門廊之上。

歷代統治階級和人民也許會從不同的角度,來看待諸葛亮在歷史上的貢獻,但有一點是共通的,即諸葛亮忠貞冠世的高風亮節,和他那鞠躬盡瘁的獻身精神,著實令人感佩。儘管諸葛亮終生致力於謀求天下統一的事業未能成功,仍然受到人們極大的景慕與讚歎。沒有一位政治家或軍事家能夠像諸葛亮一樣,得到當世以及後世高度的褒揚和讚譽。從諸葛亮之死引起當時人們無限的悼念,以及其後一千多年間,不少地方先後為他建修祠廟的情況來看,就充分地說明了這一點。

重要戰役概述
一、赤壁之戰
赤壁之戰是漢末三國時期,也是我國歷史上又一次以弱勝強、以少勝多的著名戰役。這次大戰,孫、劉聯軍以5萬兵力大破曹軍二十多萬,迫使曹操 兵敗北還。這一戰役的勝利,證明了諸葛亮在隆中的戰略規劃中聯孫策略的正確。這次大戰的結果,初步決定了曹、孫、劉三家分立的形勢,正如諸葛亮分析孫權時 所預料的,「鼎足之形成矣」。

二、南征夷越
劉備死後,經過近兩年的「閉關息民」,諸葛亮把內政、外交各方面安排好之後,也就到了「民安食足而後用之」的時候了。這時,諸葛亮一改對南中「撫而不討」 的策略,再也不能容忍雍闓等叛亂勢力繼續猖獗下去了。再說,諸葛亮很清楚,南中叛亂不解決,後方不安定,就根本談不上進行北伐,這正如〈後出師表〉中所說 的「思惟北征,宜先入南」,南征勢在必行。

和撫政策
對西南民族地區實行「和撫」,這是諸葛亮隆中戰略的既定方針。在平定南中叛亂的整個過程中,諸葛亮採用「攻心」戰術,實際上也不過是用軍事手段來貫徹此一方針,以便在軍事結束之後,使其得到更好的貫徹和執行。但是,為了推行此一方針,無論在戰前或戰後,諸葛亮都付出了極高的代價。 在戰爭期間,他對叛亂頭目中凡能夠爭取的,他都儘量爭取,即便是像高定那樣「恣睢」妄為的倡亂首惡分子,他也想「歸首以取其生」,只要高定投降,就讓他活 下來。雍闓固然是自取滅亡,要是能夠投降的話,恐怕諸葛亮也不會殺他。而對孟獲的縱擒也足以說明諸葛亮用心之苦。不要說在征南之前,越雟郡將焦璜被殺,益 州郡太守正昂遇害,繼任太守張裔又被流放,特別是諸葛亮忍痛殺常房子以安朱褒,更見其苦心所在。而在征南之後,諸葛亮任用的益州郡太守王士、越雟郡太守龔 祿,也先後「為蠻夷所害」。雖然如此,諸葛亮還是沒有感情用事,仍從大局出發,堅決按照「和撫」的方針去做

以夷制夷
諸葛亮在戰事結束之後,首先就採取了「即其渠帥而用之」的政策,儘量任用當地各方面有影響的上層人物,只要他們是擁護蜀漢中央政權的,就讓他們擔任南中地區各級政府官吏,有的還準備選拔到中央任以要職。 諸葛亮這麼做,固然是為了增進民族團結,以便更好地治理南中,同時也是改革東漢長期以來用漢人統治少數民族,實行殘酷壓榨的弊政。可是在當時,卻有人對諸 葛亮這一政策無法認同,認為這麼做實在太危險了,建議諸葛亮還是用漢人可靠些。對此,諸葛亮從實際出發,分析了留漢人來管理南中有三不利:若留漢人,必當 留兵,兵留少了不行,留多了則吃的就成問題,此其一;經過這次戰亂,夷人父兄多有死傷,若留漢人不留兵,必然釀成禍端,此其二;夷人常有自相攻殺之罪,疑 心又重,即使秉公而斷,對漢人也終不相信,此其三。鑑於此三不利,諸葛亮決心採取「不留兵,不運糧」的辦法,讓南中各兄弟民族自己管理自己,使這一地區形 成一個「綱紀粗定,夷、漢粗安」的局面。顯然,這是諸葛亮總結歷史經驗教訓,又根據民族地區特點所採行的一項措施。在這一點上,充分反映出作為政治家的諸葛亮,既謹慎行事,又富有魄力

由於諸葛亮對南中實行和撫的民族政策,在平叛中採取「不以力制,而取其心服」的做法,在平叛之後,又尊重南中民族風俗,因地制宜發展生產,對維護西南各民 族間的傳統友好關係和促進經濟文化交流,是有重大貢獻的,因而千百年來南中各族人民對諸葛亮寄予深切的懷念。從南中地區流傳至今的許多生動故事中,就充分 證明了這一點;特別是後來諸葛亮逝世的消息傳來,西南「戎夷野祀」,各族人民對他均表示了深切的哀悼,足見諸葛亮在西南各族人民心目中的地位,無怪在南中 的不少地方都修了祠廟來紀念他。不僅對諸葛亮如此,對執行諸葛亮和撫民族政策卓有成效的馬忠、張嶷等人亦是如此。這充分說明,凡是給人民辦了好事的,人民總是不會忘記的(註三)。
諸葛亮之所以較諸其他時代政治家對民族地區的治理要高明些,大概也正在於他能夠較為注意民族地區的特點,以及尊重少數民族的習俗,不照搬中原的規範,以達 到「綱紀粗定,夷、漢粗安」的目的。唐代大政治家裴度就對他處理民族關係「不以力制,而取其心服」,極為稱道。唯其如此,諸葛亮的形象在西南各族人民心中 歷久不衰。

三、北伐曹魏
第一次北伐
建興六年,這次北伐,按諸葛亮的布置,兵分兩路:一路以鎮東將軍趙雲、揚武將軍鄧芝為疑軍,進據箕谷(褒城縣北),揚言從斜谷道去攻打郿縣(今陝西郿縣 北);而另一路,則由諸葛亮親率主力諸軍向西北攻打祁山(今甘肅西河縣西北),在取得隴右之後,直指關中。果然魏明帝上了當,在他得知蜀軍進攻後,急令大 將軍曹真調動關右諸軍屯守郿縣,堵截趙雲、鄧芝。這樣一來,魏國的關中兵馬大部分被諸葛亮用一支偏師牽制在東邊了。嚴格訓練的蜀漢大軍「戎陣整齊,賞罰肅 而號令明」,所到之處,望風披靡,一時軍威大振,使魏國朝野為之恐懼。當諸葛亮順利進入祁山時,兵鋒所至,隴西的南安、天水、安定三郡相繼「叛魏應亮」。
隴西三郡紛紛投降之後,關中大為震動。這一下,魏明帝坐不住了,急忙趕到長安,調集5萬生力軍,命右將軍張郃率領,殺奔西邊來堵擊蜀軍。諸葛亮得知消息, 他相度地形,正考慮要派一員先鋒大將去守住咽喉要地街亭(今甘肅秦安縣東北)時,他左右的人差不多都不謀而合地建議,最好派久經戰陣的宿將魏延或是吳懿去 擔當這一重任。可是諸葛亮偏偏選用了參軍馬謖,而以裨將軍王平為副將,隨馬謖領兵去把守街亭。豈知諸葛亮這一「違眾拔謖」的結果,不僅在當時使他感到非常 遺憾,而且留給了後世一個很值得借鑑的歷史故事。由於諸葛亮錯用馬謖,失守街亭,牽動全局,曹真在東面又發起攻擊,打敗了趙雲、鄧芝。這真如下象棋的格言所說的:錯下一個子,滿盤皆是輸。諸葛亮在街亭失守後,「進無所據」,不得不放棄已經到手的隴西三郡,下令拔西縣(今甘肅天水西南)千餘家,以及驅冀縣男女數千人,收兵回到了漢中。

第二次北伐
建興六年冬,諸葛亮得知魏國大司馬兼領揚州牧曹休中了孫權派鄱陽太守周魴行使的假投降計,在石亭(今安徽潛山縣東北)被陸遜打得大敗,魏兵東下,關中虛弱,諸葛亮認為機不可失,立即調集兵馬出散關(今陝西寶雞市西南),圍陳倉(寶雞市東),進行第二次北伐。

第三次北伐
蜀漢建興七年(公元二二九年)春天,諸葛亮稍事休整之後,緊接著就舉行了第三次北伐。鑑於前兩次遠攻失利,諸葛亮這次採取了近取固本的辦法。 他派部將陳式進兵攻取武都(郡治下辨,今甘肅成縣)、陰平(郡治陰平,今甘肅文縣)二郡,親統大軍繼後,潛軍西上,以策應陳式。當魏國雍州刺史郭淮從隴西 起兵進擊陳式時,諸葛亮親率一支兵馬突然出至建威(今甘肅陳縣西),驚走了郭淮,收復了二郡。諸葛亮留兵駐守下來,又對當地氐、羌等少數民族做了一番安撫 工作,然後收兵回到了漢中。從此武都、陰平二郡正式歸入蜀漢版圖,納入蜀漢的管轄之下。

第四次北伐
蜀漢建興九年(公元二三一年)二月,諸葛亮再次出兵祁山,發動了第四次北伐。

第五次北伐
蜀漢建興九年,諸葛亮在這年退兵之後,深感軍糧供應是個大問題,拿他自己的話來說:「糧穀軍之要最。」這個最重要的問題不解決,要想對敵人採取大規模的軍事行動是不可能的這是關係到北伐能否繼續進行並取得成功的一件頭等大事。 從第二年開始,諸葛亮有計畫地把軍隊集中在沔陽附近的黃沙鎮進行休整,開展「休士勸農」的活動,一方面讓士兵從事生產;一方面鼓勵農民進行生產。在農閒時 就抓緊時間「練兵講武」,進行軍事訓練。與此同時,諸葛亮在「木牛」的基礎上製作了「流馬」,改進了運輪工具。到下一年冬天,諸葛亮命諸軍搬運糧米,集中 於斜谷口,在此修造邸閣,屯集了大批軍糧。這時,諸葛亮選用了很能幹的巴西太守呂義擔任漢中太守,兼領督農,保證前線供應。經過整整兩年多的準備,於蜀漢建興十二年(二三四年)春二月,以流馬運糧,諸葛亮親統10萬大軍由斜谷出,發動了第五次北伐(註四)。


軍事思想之主要內涵
一、治軍思想
諸葛亮深知,要實現他統一天下、復興漢室的宿志素願,必須建立一支勇武善戰的軍隊。他一走出隆中,就致力於幫助劉備擴充兵員,籌集兵餉,增強軍事力量。諸葛亮一生是以身兼將相而自許的,他在治國理政的同時,未嘗一日不在思謀治軍、用兵之道。陳壽上給晉武帝的《諸葛氏集目錄》,其中就有「兵要」、「軍令」等篇章。從至今存留在《諸葛亮集》內的兵要10則、軍令15條,以及其他有關諸葛亮談兵治軍的論述,不難看出,諸葛亮治軍和他治國理政一樣,「治實而不治名」,非常講求實效,務使其所治之軍成為一支能攻善守的勁旅。再說,從蜀國地小人少不可能提供大量兵員的客觀實際出發,諸葛亮十分注重部伍的簡練、精幹

綜觀諸葛亮治軍,有這麼兩條:一是重教化;二是重習練。所謂重教化,用今天的話來說,就是加強對將士的思想教育;所謂重習練,套他自己的話來說:「軍無習練,百不當一;習而用之,一可當百。」顯然指的是平時加強對部隊的軍事訓練。但是,諸葛亮從沒有把對將士的思想教育和對部隊的軍事訓練分開,而是密切結合起來進行的。他即引了孔子的話「不教而戰,是謂棄之」,來強調教化的重要性,又具體地指出:「教之以禮義,誨之以忠信,誡之以典刑,威之以賞罰,故人知勸。」可見諸葛亮治軍,在以禮義、忠信這一類傳統道德來教育將士的同時,又特別強調要以典刑、賞罰來規範官兵。前者是務虛,曉以大義;後者是務實,勸以興功。很明顯,諸葛亮治軍從思想教化入手,和他在政治上以法治國,強調「科教嚴明」一樣,務求得治。

二、軍事思想
諸葛亮的軍事著作有「將苑」、「便宜十六策」二部。「將苑」偏重於將帥的領導統御,兼論用兵作戰之道便宜十六策」則以政府行政為主,論述君臣關係、政事的管理,同時涉及軍事教育,為便於了解孔明兵法,茲分別將其篇目及內容概要,分述如次:

「將苑」又名「心素」計50篇,分別為:
將權-軍權的掌握
逐惡-敗壞內政之五種人
知人-人物鑑定法
將材-將帥的類別
將弊-將帥的弊病
將志-將帥的職志
將善-將帥的本務
將剛-將帥的性格,剛柔並濟
將驕-將帥禁忌事項
將彊─將帥的「五強」、「八惡」
出師-將帥的統率權
擇材-部隊編成的要領
知用-天候、時勢、人和
不陳-不戰為尚
將誡-將師的典範
戒備-有備無患
習練-教育訓練的重要
軍蠹-軍隊必敗之機
腹心-腹心耳目及爪牙
謹候-將帥須知十五則
機形-三種機勢
重刑-命令和手段
善將-賢將和庸將
審因-因勢利導
兵勢-三種有利的形勢
勝敗-勝敗的分野
假權-將帥的權限
哀死-愛兵如子
三賓-幕僚的組成
後應-用兵的優劣
佰利-肆應狀況的戰法
應機-出敵不意
揣能-戰力比較的重點
輕戰-勇敢善戰的理由
地勢-地勢的運用
情勢-劣將及其制法
擊勢-可戰與不可戰
整師-軍隊的節制
厲士-振奮部卒士氣
自勉-成功與失敗的分野
戰道-肆應地勢的戰法
和人-人和的重要性
察情-徵候判斷
將情-將帥生活須知
威令-法令要貫徹
東夷-東夷對策
南蠻-南蠻對策
西戎-西戎對策
北狄-北狄對策

「便宜十六策」之內涵為
治國第一,論立國之本
君臣第二,論上下一體
視聽第三,論博採眾議
納言第四,論鼓勵諫諍
察疑第五,論明察疑惑
治人第六,論人的管理
舉措第七,論舉賢能力
考黜第八,論行政考核
治軍第九,論軍事要義
賞罰第十,論信賞必罰
喜怒第十一,論情緒運用
治亂第十二,論整飭亂局
教令第十三,論教育訓練
斬哀第十四,論犯令者斬
思慮第十五,論深謀遠慮
陰察第十六,論明察亂謀

此外,諸葛亮為了北伐魏國曾兩次向劉禪上表,即有名的〈前出師表〉、〈後出師表〉。其中論述形勢、探究戰略,表明赤膽忠心,乃孔明軍事思想之具體表現。至 於在布陣戰法方面則有著名的「八陣圖」。其威力在於:合不自合而包含無盡,變不徒變而應敵無方,堅如磐石,觸之者碎,熾若烈火,犯之者焦,此司馬懿所以甘 受巾幗之辱,而終不敢輕出以取敗也。司馬懿之所以不願出兵與孔明戰,乃自知無法與孔明的陣勢為敵,而採取拖延戰術,以弱擊強方法,然亦可知孔明之「八陣 圖」具有無比之威力(註五)。

由孔明輔佐劉備建立蜀漢之事蹟及其有關兵學的著作,可知他是軍事思想的知行合一者,尤其經小說家以故事手法將他的事蹟傳奇化,益增其軍事思想的影響力。

三、用兵思想
諸葛亮生於漢朝末年,時內政腐敗,漢室衰微,成為群雄割據的局面。雖然曹操掌握朝廷大權,以實力篡奪帝位,創建魏朝。但同時尚有兩股力量相對抗,一是以漢 朝正統自稱的蜀漢劉備;二是長江南方的新興勢力吳國孫權。諸葛亮因劉備「三顧茅廬」之恩,才棄「躬耕」而出來輔助劉備,但備後值傾覆,受任於敗軍之際,奉 命於危難之間。可以說諸葛亮是在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情形下為劉備用謀設計,雖然終於建立了蜀漢,但仍然無法避免失敗的命運。在這種以生存為主的環境下,孔 明的國防觀念自有其獨特之處。

在基本上諸葛亮的軍事思想是繼承中國春秋戰國以來的兵法家「不得已而戰」的觀念而來,備也主張:「兵者凶器,將者危任。是以器剛則欠,任重則危。」(將 苑,將志篇);戰爭是凶險萬端的事,將軍則是任命以應付危難的,故若以戰為利器而動輒用之,必然招致禍患,而將軍若以責任重大而自以為不得了,則將危及國 家的大事。因任將要慎重,舉兵出戰更要詳研可能發生的情況後再從事,故曰:「兵者凶器,不得已而用之。」(便宜十六策,治軍第九)。

對於戰爭的遂行,孔明分五個層次來論述,曰:「古之善理者不師,善師者不陳,善陳者不戰,善戰者不敗,善敗者不亡。」(將苑,不陳篇);意即善 於治理國家的,天下自然順服,就不用出師了。懂得用兵出師之道的人,他可以以其軍勇收威服之效,就不必布陣迎敵。把軍隊兵力調配得無懈可擊,他同樣可以不 戰而屈人之兵。能領兵作戰的人,他懂得訝守之道,則戰無不勝。一旦兵力強弱相距懸殊,如能掌握狀況採取適當作為,亦可收不被滅亡之效。「善理不師」,以古代聖人之治為例,諸葛亮認為「昔者聖人之治理也,安其居,樂其業,至老不相攻伐。」(將苑,不陳篇);不相攻伐就是最理想的政治,而必須使世人能安居樂業為前提,這樣就可以達到「善理者不師」的目標。

「善師者不陳」,是訂有嚴刑來規範人民的行為,並明示如何處罰違犯者,可是如「舜修典型,咎繇(即臬陶)作士師,人不千令,刑無可施。」(將苑,不陳 篇);士師即掌理刑法的人,無人犯法,法令無所施展,然其消極作用乃在,故亦不因此而廢刑。對「善師者不陳」,孔明在(將苑,後應篇),另以「用兵之智」 來論述曰:「若乃圖難於易,為大於微,先動後幅,刑於無刑,此用兵之智也。」這種說法比「善師」的說明更為清楚。

「善陳者不戰」,就像「禹伐有苗,舜舞干羽,而苗民格」(將苑,不陳篇);乃是以文化加以感化,也是一種心戰的運用,孔明又曰:「師徒已列,戎馬交馳,彊 弩纔臨,短兵又接,乘威布信,敵人告急,此用兵之能也。」(將苑,後應篇);兩軍已交相對峙在尚未動之以武力之前,以心戰手法,使敵人不戰而服,當然是最 恰當的戰爭方法。

「善戰者不敗」,是戰爭的基本目標,如「齊桓南服疆楚,北服山戎」。但就戰爭的理想來說,交戰就必有傷亡損失,因此孔明又曰:「身銜矢石,爭勝一時,成敗未分,我傷彼死,此用兵之下也。」(將苑,後應篇)。

「善敗者不亡」,雖然戰敗,但仍保有東山再起的實力,這是戰爭最低的要求。如「楚照遭禍奔秦求救,卒能返國。」(將苑,不陳篇),而對於發起戰爭的時機,諸葛亮認為「不備不虞,不可以師。」(將苑,戒備篇)、「先計而後動,知勝而始戰。」(將苑,將誡篇);也就是要打有計畫有把握的戰爭,而且最好是不用武力就達戰爭的目的為理想。然而,處於亂世,有時雖知力量薄弱,不能與對手一戰,但為求生存,為求最少的損失也不得不戰,這就要把握「善敗者不亡」的原則

諸葛亮以戰爭作為生存的手段,這是春秋戰國以來諸兵家所未提及,這也是諸葛亮對「為何而戰」所作的解釋。另外,諸葛亮又提出「伐惡」之主張,他認為「因人 之勢以伐惡,則黃帝不能與爭威矣。」(將苑,審因篇);所謂惡,包括暴、逆者,如為了除暴伐惡出兵則理直氣壯可產生強大威力,其獲勝的機會亦相對的提高 (註六)。

對我國軍政的啟發
武備的重要性
諸葛亮既以戰爭為生存的手段,其著重武備工作乃自然的事,但他也不是軍國主義者,因此要求文事與武備要同時並進。武備乃自然而必要的,因為「人無爪牙,故 設兵革之器,以自輔衛。」(便宜十六策,治軍第九),國家要以軍備為輔,才能國泰民安,也就是軍備強大,其輔助國家力量亦大,國家就能安定和平;反之軍備 弱小,其輔佐國家效力亦差,國家可能受到外來的侵略,而使之危機四伏。意即最重要的事務,就是有國防用以戒備各種意外。否則若國防有一點點的疏忽,將招致 國家重大的危害,那時軍隊覆滅,將領傷亡,其頹危之勢將難以挽回,因此必須對國防懷有戒懼之心。所以,國家要有一定的軍備才有自保的能力,也才不至於像科 威特一樣,在一夕之間,國家不復存在。

武備的另一涵義就是對軍隊的人員與武器裝備作最妥善的組織及配備,當然亦含有軍事訓練的成分,故曰:「無備,雖眾不可恃也」;「有備無患」;「三軍之行不 可無備。」即是說,就算有強大的武力,若沒有高素質的人才駕馭,及有系統的安排與運用,也是沒有用的。因此,有了武力,就要時時做好保養及人員技能訓練, 才能有效的發揮作用。

居安思危的重要性
居安思危,是警惕國家的統治者及其人民要在安定逸樂中,想到各種危難的情況,並預為研訂因應的對策,否則一旦受到猝然的攻擊或變亂,將使政府、人民窮於應 付,或在慌亂中做出錯誤的決定,產生不妥當的行動,致使變亂擴大,人民的生命與財產受到重大的損害。因此孔明語重心長的說:若是習慣安逸生活,而不知為未 來的危難做預備,等到敵人來侵略還不知道有所警惕。那就如同燕子把巢築在帳篷上、魚游在準備燒火的鼎鑊裏,其滅亡的時刻就近在眼前了。

居安思危的另一層意義是要能深謀遠慮,諸葛亮在「便宜十六策」思慮篇,即表示:「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有近憂就是有危難。至於所應遠慮者,在「欲思其利,必慮其害,欲思其成,必慮其敗。」也就是不能有一廂情願的想法,凡事要考慮到正反兩面,以作正確的判斷。因此,遠慮不只是思考到未來可能發生的問題,而且要能深謀,也就是對問題有深入的了解,並確定因應對策。諸葛亮對此曾說:「失度則亂謀,亂謀則國危,國危則不安。是以思者遠慮,遠慮者安,無慮者危」(便宜十六策,陰察第十六)。

把居安思危落實到軍隊實務,就是有備無患。因為軍隊是為使國家安定生存而建立的,只有平時有武備,才能應付緊急之作戰要求,使敵方不敢輕舉妄動,如敵發起 戰端,亦能從容以對。孔明曰:「兵求生則備,不得已則鬥,靜以理安,動以理威,無恃敵之不至,恃吾之不可擊」(便宜十六策,治軍第九)。

諸葛亮主張之「居安思危,有備無患」的思想,乃從心理建設著眼,再就人員之編組、武器之整備及軍事訓練著手,有理論、有實際,實為現代國防建設工作應遵循的法則之一。

領導統御
諸葛亮要求戰爭須順天、應時、依人三者具備才能有勝算,而依人就是人和,即對上、下、左、右能和諧,一心一意。因此諸葛亮強調:「夫用兵之道,在於人和。人和,則不勸而自戰矣。若將吏相猜,士卒不服,忠謀不用,群下詼議,讒慝互生,雖有湯、武之智,而不能取勝於匹夫,況眾人乎」(將苑,和人篇)。

人和的現象是軍內不相猜疑,沒有不服,沒有異議、流言,要做到這個地步,必須:「賢才居上,不肖居下。三軍悅樂,士卒畏服。相議以勇鬥,相望以威武,相勸以刑賞,此必務之微。」(將苑,勝敗篇)。

要使部屬人和,能打勝仗,將帥平時即須做好統御領導工作,統御領導和軍事教育為領導者平時兩大任務,所謂養兵千日,用在一時,「養」就是包括這兩項工作。至於如何做好統御領導,諸葛亮先後提出「勵士」、「賞罰」、「以身作則」等具體作法勵士就是鼓舞士兵的士氣,其方法為:尊之以爵位贈封,給予高薪,使有才能的人來工作,以禮相待,以信相勉勵,使士卒甘願效死。不斷施恩,執法一致,使士卒樂於服從。危難時走在眾人之前,享樂在眾人之後,使士卒勇敢善戰,有善行必登錄,有功必給,使士卒共勉上進(將苑,厲士篇)。勵士是以鼓勵提高士氣為目的,賞罰中的賞亦有勵士之作用,但罰卻不具備此項功能,而且賞若不公平,即不能發生獎勵鼓舞的作用。所以,賞罰要達到預期的效果,就在公平兩字。至於以身作則方面,即表現在同甘苦,共患難沒有高高在上的特權觀念。 孔明曰:「夫為將之道,軍井未汲,將不言渴。軍食未熟,將不言饑。……夏不操扇,雨不張蓋,與眾同也」(將苑,將情篇)。另一方面就是要身先士卒,親身撫 士卒。曰:「古之善將者,養人如養己子。有難,則公身先之;有功,則以身後之。傷者,泣而葬之;飢者,捨食而食之;寒者,解衣而衣之……將能如此,所向心 捷矣」。視卒如己出,給予關懷,解決所有的困難,其部隊必能團結一心,如此則士卒以死為榮,以生為辱。這也就是孫子所稱之:「視卒如愛子,故可與之俱死。」成功的統御領導可以使士卒在作戰最危難時,仍能聽命令,勇敢作戰,即使久戰疲累,也能堅持到底,與將帥共生死;反之,則士卒各存私心,經不起打擊、分化、挑撥,一遇險阻就分崩離析,毫無戰力可言(註七)。

結 語
諸葛亮終其一生,均為蜀漢之存亡而努力,最後卻應了他在〈出師表〉中所說的:「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所以他雖非一位成就統一大業的軍事家,但以他的運籌帷幄,能讓小小的蜀漢與吳、魏鼎立,真可謂不容易。因此,他的傳奇一生一直是軍事家效法的對象,而他的忠貞志節亦值得現代人師法。

註 釋
註一:陳健夫,《三國新紀》(新儒家出版社,民國六十八年初版),頁五五九~五六二。
註二:章映閣,《諸葛亮》(知書房出版社,民國八十二年初版),頁六七~一○○。
註三:張玉法,《名臣評傳》(萬象圖書公司,民國八十二年初版),頁八六~九○。
註四:章映閣,《諸葛亮新傳》(桂冠圖書公司,民國八十二年初版),頁二九五~三四三。
註五:韜隱,《諸葛亮兵法》再版(國家出版社,民國七十三年),頁一二四~一五八。
註六:陳策,《諸葛亮兵法》(武陵出版社,民國六十九年初版),頁六九~二○三。
註七:姜亦青,《孔明兵法》(聯亞出版社,民國七十年初版),頁一~一六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蔡小馬 的頭像
    蔡小馬

    我就是我!!

    蔡小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